第(3/3)页 原来玉珠一直都住在许都郊外的秦家庄。 难怪郭明感觉她就在自己附近呢。 回到自己的营地,郭明却接到了曹操的一道令。 这是让他领自己手下的,五万兵马专门去找枣袛和任峻。 信上说的是,这一年托他的福,枣袛和任峻所种的小麦大丰收。 如今隆冬将至,应该是继续往上送粮的时候了,任峻希望曹操能多派一些兵马帮忙运粮。 郭明手底下的人正好是五万的第一路军。 最近他的事情也少,过去正合适。 按照曹操所规定的粮草应该是春收秋缴。 也就是说如果是收小麦的话,应该是在春天收获了小麦之后,在秋天进行上缴。 如果是收水稻的话,那就是在秋天收了水稻之后,在来年的春天进行上缴。 实际上这就是避免了丰收伤农,歉收饿农的情况出现。 本身大丰收的时候,粮食的价格就容易被压得很低。 所以就等到过了两季之后再收。 另外也给老百姓一个转圜的时间。 还有就是若有人想趁机对粮食进行操作,这种情况会有效的避免这种操作。 算是一种用政策来影响商业化,避免对最大群体的利益收割。 也算是曹操独有的创举了。 其实,郭明心中明白,曹操手下的这群人还没有彻底的得到天下的。 这个时候正需要收买人心。 既然大家都有一个收买人心的共识,那么做什么都是对的。 兢兢业业自然也是对的。 秋天缴纳,按道理来说就应该是冬天运输。 托郭明的福,枣袛和任峻两个人兢兢业业的干了一年,还真是迎来了一场大丰收。 粮食已经堆满了仓库,经过一个夏天的储蓄,这小麦更是满仓满员。 本来应该是人跑散尽,被蝗虫吃光喝尽的地方,现在人已经慢慢回来了,而且还在重新的聚拢。 从汝南到淮阳之地,全都在歌颂曹操的功德和郭明的义举。 第(3/3)页